裕民县针对个别居民小区管理难、服务群众难、社会治理难“三难”问题,探索建立“四力促四融”模式,紧扣八项基础活动,成立六类“融”文化之家,促进辖区党员群众融合、融入、融聚、融洽,夯实党建引领城市党建基层治理工作基础。
中心多元化管理,搭建村社互动“连心桥”。针对辖区“两栖”群众多的特点,成立“一中心六站”,选址在工业街社区挂牌成立“两栖”群众服务管理中心,各乡镇均成立“两栖”群众服务管理工作站。周一至周六,6个乡镇轮流派出1名工作人员坐班,实现了资源互通有无、信息实时共享、工作统筹联办。疫情防控工作以来,社区与村队及时沟通联系,协助16户“两栖”群众解决人在社区住、牲畜在村队无人照料等问题,为130名“两栖”群众就近提供就业岗位,为51个村队提供临时办公场所,把服务群众业务办到了群众的“家门口”,切实提高“两栖”群众服务效率。
网格精细化服务,做好干部群众“知心人”。各社区党支部根据地域、居民、驻区单位、党组织和党员等情况,调整优化网格设置,成立“113114”组织机构,即:1个网格设立1个网格党支部、3个网格党小组,建成1个党群服务联络站、1个党员议事服务厅、设立4个党员中心户,将社区网格党建建成党群联系的枢纽中心。开设党员学习、便民服务、信息发布、公益活动、党群交流、健康管理等6项服务平台,做到每名网格员都是居民的贴心人。同时配备“一长五员”,即:网格长、网格员、指导员、监督员、协管员和联络员,及时收集居民困难诉求和发现安全隐患,采取“五步闭环”模式解决诉求,消除隐患。社区党支部不断完善网格员工作职责,坚持“三贴近”“六必访”“六必到”,在疫情防控期间,实行“1+2+3”包联模式,即:1个临时党支部+每栋楼2名党员包联+3名健康管理员辅助,健康管理员由楼栋长、联户长、物业企业人员担任,切实完善三级包联职责,确保将疫情防控各项任务落到实处。
居民特色化自治,搭建党群联动“同心圆”。坚持党建引领,延伸拓展“融”文化内涵,组织辖区网格2271名党员开展“亮身份、亮承诺、亮行动”三亮活动,做到8小时内工作在单位,8小时外服务群众在居民小区,形成六个“融合之家”(融合—创温暖之家、融入—创和谐之家、融洽—创平安之家、融聚—创幸福之家、融汇—创文明之家、融昌—创奋进之家)。制定“融文化”之家评选标准,定期张榜公示3次,半年通报表彰1次,不断引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。